這些年來,愛茶、喝茶,但基於農藥殘留、生態破壞、水土保持等疑慮,
總是在茶湯入口的時候,有所遲疑。
因為不瞭解、也因為無知,就這樣囫圇吞棗的一股腦喝下,享受茶湯的美味,卻忽略背後的本質。
一喝,就這麼15個年頭。
台灣茶、山頭氣~
喝高山茶,重點在虛無縹緲的悠悠香氣、山頭獨門花果奇香,顯現各山頭的獨特風情。
也因此,茶樹越種越高、發酵越來越輕、一片又一片的茶園盤踞在各大名山的山頭,從南投鹿谷凍頂山、台北坪林包種茶起算,海拔疊疊層層的疊加上去,阿里山雲海火車珠露茶、梅山山間人家新茶區、杉林溪羊灣龍鳳杉仔味、梨山清甜果香滿山坳、武陵-福壽-大禹嶺雲端飄渺茶氣竄,一山更比一山高,紫光雲霞飛滿天。
但每每在各茶山尋訪的路途中,從低海拔的滿山遍野檳榔樹一路罵上山,看不慣為了經濟而忽略的水土保持、山景維護,也看不慣過度開發無視土地友善的暴力行為。然而當站在高山整齊劃一、青蔥翠綠的茶園中時,聞著美好的焙茶幽香、心繫著清甜美味的茶湯喉韻時,心中卻清楚知道,這又何嘗不是同樣的經濟掛帥、享樂主義,卻忽略人類土地之子本質的傲慢?
更遑論為了提升茶的產量與品質,各種除草劑、化學肥料、農藥等趕盡殺絕、耗盡地力的「標準賺錢大法」,清除了茶園中的各種共生植物、也驅離了原本居住其中的原民動物、更在茶樹的枝幹花葉中,種下了各種毒素,最後透過美好的茶湯,大量湧入我們原本應清淨健康的身體裡!
茶人、喝茶的人、製茶的人、種茶的人、賣茶的人,總是就如同看似重疊卻又不交集的平行線一般,若有似無的交織,卻也始終無可避免的各據山頭。各種似是而非的說法與理論讓我無所適從:
到底高山茶是否因為海拔高就不需要農藥?是否東方美人茶一定是生態友善才有小綠葉蟬的叮咬?茶葉的高山氣從何而來?肥料味、農藥味又是什麼?品茶的敬天、愛人、惜物精神,天地人的尊卑、茶桌上的各種講究是否落實於自然的茶葉本質?還是畢竟只是風雅之士的故作姿態、無病呻吟?
今天,為了從愛茶的人、喝茶的人、自以為的茶人,有機會成為種茶、製茶、懂茶的人,從實作而理解、從發心而務實、從自省而後厚生,我決定親自走一回,成為有機茶農,與天地共處、和自然中的茶在一起,從中我能有機會安心的喝茶、自在的生活。